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钣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汽车钣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钣金的优缺点?
钣金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作为一个和白车身打交道的人,我会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来判断优缺点。
内在指的是车身骨架,判断好坏的重点是钣金之间的连接强度(包括点焊、激光焊、铆接、涂胶、MIG/MAG焊、等离子焊等)。
外在指的是外表面件(车门、前后盖、翼子板等),判断好坏的重点是外表面件的表面质量和匹配。
下面说说如何从这两个角度来判断好坏:
内在强度
没有专业的仪器,你很难在4S店通过肉眼来判断连接强度,即使是在主机厂,我们也是通过超声波检测、专业的破坏性检验装置、以及金相试验等方式来判断强度的。何况商品车的骨架基本上已经被内饰和外饰覆盖了,肉眼难以观察。
不过我还有两招交给各位,首先可以垫脚看看车顶和侧围连接处。
如果是激光焊,你会看到一条像少女的丝袜般顺滑的焊缝,这是白车身的,整车经过喷漆后就是车的颜色。
如果不是激光焊而是点焊的话,你会看到一个长条盖板盖在焊缝的位置上,因为要遮住难看的焊点。。。
同样的,门框上的焊点也可以看出来是点焊还是激光焊。
外观更美观一些。至于其他的方面,消费者在4S店里也看不见,就不赘述了。
外在表面质量/匹配
关于这部分,是消费者实打实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我们要谈的重点。
钣金表面的坑包/不规则,必须在灯光带下经过专业的评审员进行判断,有时还要辅以特殊喷涂的车辆才能判断。每家主机厂的标准不一样,不过能上市的车,是不会出现消费者肉眼可视的缺陷的。
匹配主要是指前盖/翼子板、后盖/侧围、车门/翼子板,体现在间隙和平度高低差上面。
关于前盖/翼子板和后盖/侧围的匹配,大家可以用手沿着那条缝隙摸一下,如果感觉比较均衡,没有越来越大或是越来越小的情况出现,说明间隙比较平均,再拿小拇指试试,塞不进去的话说明间隙比较小,不过市面上像翼虎那样可以把中指插进去的装配水平也不太常见了。
关于平度,前盖/翼子板和后盖/侧围的搭接处,拿手感受一下平度,左右两侧总体趋势应该一致,就是左右对称。比如如果左边是前盖高于翼子板,右边也应该是前盖高于翼子板。
然后是车门,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考虑,翼子板应该略高于前门,前门应该略高于后门。如果一辆小车,采用了激光焊接、各处的间隙很均匀并且不大、高低平度的趋势也左右对称,那说明它是一辆钣金质量标准较高的车。
什么是汽车钣金件?如何分辨汽车钣金件的优劣?
总的来说可以从包装和重量、焊接工艺、喷漆工艺以及装车时的吻合程度等多个方面入手。普通的车主在交车后再去分辨钣金件是否优质是很困难的,不妨可以提前从产品包装上去分辨:一般小厂生产的产品都不会打印上联系方式、厂址,而正规的厂商除了联系方式和厂址外。产品上还会有钢印、资质/检测标签等 即使消费者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有个维权的方式。
什么是汽车钣金?
汽车钣金[1] (Metal Plate; SheetMetal in English)是一个汽车修理的技术手段,此方面汽车钣金等于汽车钣金修理,指汽车发生碰撞后要对车身进行修复,也即除对车身进行防腐和装饰的喷涂工作外其余的所有工作。如汽车车身损伤的分析,汽车车身的测量,汽车车身钣金的整形,拉伸矫正,去应力焊接,以及汽车车身附件装配,调整等工作。
汽车钣金就是汽车维修的一种加工方法,又叫冷做,说直接点,如果车身外观损坏变形,就需要钣金这个工序。汽车碰撞修复已经由原始的“砸拉焊补”发展成为车身二次制造装配。碰撞事故车辆的修复不再是简单的汽车钣金的敲敲打打,修复的质量也不能单靠肉眼去观察车辆的外观、缝隙。维修人员不但要了解车身的技术参数和外型尺寸,更要掌握车身材料特性,受力的特性的传递车身变形趋势和受力点以及车身的生产工艺如焊接工艺等。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维修人员还要借助先进的测量工具,通过精准的车身三维测量,以判断车身直接的间接受损变形的情况,以及因车身变形存在的隐患,制订出完整的车身修复方案,然后配合正确的维修工艺与准确的称身各关键点的三维尺寸数据,将车身各关键点,恢复到原有的位置将受损车身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钣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钣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