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百科

生活常识观点质疑解答 生活常识的知识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活常识观点质疑解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生活常识观点质疑解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怀疑和质疑的例子?

聂利发现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被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用实验推翻.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这一科学发现出自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之手,确实难能可贵!无数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自然奥秘,小小的聂利发现了。成年人没有怀疑过的来自书本的“定论”,聂利把它推翻了。

为什么现在会对以前的知识产生质疑?

第一,你学习的知识多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像以前老师说什么你就认为什么是对的。

第二,你的知识面广了,会发现很多东西是相矛盾的,所以你会有质疑,这来源于学识的渊博。

第三,时代在更新变换,慢慢的科技进步会发现更加深奥的地方,所以会产生质疑。

识别光量子科技是不是伪科技,仅需基本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为什么会有人为伪科技狡辩?

这是池先生的提问,邀请我来回答,其实他就是想证明光量子科技是伪科技。但是,作为一个有基本物理学素养的人,绝对不同意池先生的观点,光量子科技是真科技,是未来决胜科技制高点必备的科技。

光量子技术属于量子力量,量子力学是上世纪才逐渐被提出来并完善的一门理论。发展到现在,其已经和相对论并称为物理学的两大基础支柱。量子世界的一些现象和相对论一样,经常是反常态的,和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觉完全相反。比如生活中,我们的直观感觉就是时间流速是恒定的,但是相对论就是指出时间流速可快可慢。同样量子力学也是,比如我们观念里一个东西的状态肯定是唯一的,但是微观世界里就不是,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比如光子,既可以是粒子,也可以是波。而且更神奇的是我们竟然不能够同时知道粒子的精确位置和速度,即便你的测量手段再先进,测量仪器再高端,都不行!所以说,量子力学它就是一门反常识的科学,我们不能够用生活中的经验或者直观感觉去判断它。

同样的,光量子科技也是。如果不用常识去解读,那么无疑你会疑惑重重,就像池先生一样,他总是以经典力学的眼光来看量子纠缠,怎么可能会不怀疑呢?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没有经历过专业的科学训练。当然了,即便是爱因斯坦,他也对量子世界那种“上帝挣骰子式的运作方式”感到困惑。

所以说,不是很多人为光量子科技辩护,或者为潘建伟院士站队,而是科学就是科学,错误不了的。

这是池昭新大神的提问,这个提问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没多少问题,识别量子科技是不是伪科技的确用不到多么高深的学问。即使你没接触过量子力学,有基本的逻辑思维也是能够判断量子科技是不是伪科技的。

比如,中国的量子通信。有很多人在网上吆喝中国的量子通信是骗局、是伪科学,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池昭新大神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池昭新大神的分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嗓门却不算小,经常在头条中自我陶醉。

即使你没有接触过量子力学,只要你有基本的逻辑头脑就会明白该怎么判断量子通信是不是伪科学。中国量子通信的领军人物带领他的团队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物理评论快报》上接连发表了一连串的论文,那些期刊可不是闹着玩的,她们之所以是顶级期刊是因为有多年积攒下的良好声誉。审稿人是全球顶级科学家,就算发表过错误的论文,也能够及时予以撤稿。量子通信方面的论文能够不断被顶级期刊接纳,表明科学共同体是认可量子通信的。你不懂不要紧,科学共同体是值得信赖的。

而那些吆喝量子通信是骗局的家伙们,不仅发不出论文,自己也没有最基础的知识底蕴,却有胆量去和顶级科学家叫板。这是精神卫生疾病方面讲的夸大妄想症,这是病,得治。

这样的疾病在网络上并不罕见,很多人动不动就在网络上宣称推翻了相对论,并且直言相对论简直是漏洞百出,用小学知识就能否定它。这和池昭新大神“用基本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认定量子通信是伪科学如出一辙。池大神若是要否定量子通信,就请发表论文否定,而不是在网络上吆喝。

以前回答过类似问题,解释的时候说过当初有人利用激光向地球传输了一段三十多秒高清视频,只是人家说是激光通讯,他们改成了量子通讯,下面这个是前天看到的潘的合作伙伴的新闻,他们真的没话说啊,这又改成光子通讯了,我家的灯泡是不是应该叫光子发射器呢?

再预测一次,下一步他们将重提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美的星球大战计划,把潘他们和一个核电厂一起发到太空,一边发电,一边用激光星球大战!


哇,老池居然想用基本物理学和生活常识解释量子的这些行为,笔者只能感到佩服,佩服你的无知和厚脸皮。

科学就是与“常识”作对的,如果你问一个小学生:“一个重球和一个轻的球从同样的高度掉下来,谁先掉到地面?”十个有9个会回答重球会先掉到地面。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年幼才这样回答,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也这样回答,而且这个回答作为标准答案一直保持了2000多年,直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自由落体实验,才否定了这个错误的“常识”。
图:
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

伽利略第一个将实验的方法引入了学术研究里,也因此被誉为科学之父。

19世纪末,科学家们认为物理学已非常的完美了,也就是提问者认为的基本物理学。但是在“即将”建成的物理学大厦上课还飘着两朵乌云: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以太并不存在,光速不变;黑体辐射的紫外灾变。

图: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这两朵乌云诞生出来现代物理学的两个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相对论告诉我们为什么光速不能超越,运动物体的时间会膨胀、质量会增大、长度会缩短,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重力也能做到这些……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物质不可无限再分,时间有最小单位(普朗克时间),尺度有最短的长度(普朗克长度)、温度有最大的刻度(普朗克温度),它还告诉我们,量子的速度和位置不能同时测准(不确定原理),不确定原理告诉我们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以上这一切都是经过无数实验证明了的,哪一个是常识和“基本”物理学能够告诉我们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活常识观点质疑解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活常识观点质疑解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